簡單的美味-肉燥飯配虱目魚湯
29th Oct 2013
Kevin ( English Tour Guide)
電影《時時刻刻(The
Hours)》有一句台詞:「我記得有一天破曉時醒來,感覺生命有無限的可能性,你知道那種感覺嗎?我記得當時我對自己說:「這就是幸福的開始,這是一切的開端。」
這段話相當程度說明了我半年來在台南每天清晨的感受,那感覺還真是難以形容的美好,也許用「以奢侈作為日常生活的態度」來形容會更恰當。說奢侈,原因有三;首先,台南作為台灣最早的古都,民間早已發展出豐富的庶民文化,舉凡美食、節慶、廟宇、生活習慣、文化、建築等俯拾即是;第二,台南物價相較於台北,可說是十分親民,100元在台北只能買個雞腿便當加飲料;在台南同樣的價錢可以吃上一碗乾意麵(20元)、肉燥飯(15元)、原味豆花(15元)、薏仁湯(15元),再加上一個肉包(15元),最後還可以找上十元當明早兒的加菜金,划算之餘,更多的是一趟美食的饗宴。最後,當我選擇落腳台南當我的根據地時,我就註定要「學著奢侈過生活」,當奢侈作為日常生活態度時,我開始品味人生、享受美食、把握當下、悠然過生活。
相較於鄰居高雄,我總說台南市白天的城市,人民習慣早起,時間到了自然起床,做做家事、準備全家的早餐、送孫子上學、到公園打拳、打羽毛球、下象棋、散步、家門前拿張椅子坐著、看看電視新聞、到菜市場買菜或純聊天、到理髮院燙個頭髮、挽面、修指甲…,不管怎樣,早起就對了。
一人獨居在外地,不用趕九點上班,也就不用騎摩托車跟紅綠燈輸贏,當然7-11早餐連碰都沒碰過,最後,補睡基本上只要自己核准即可,作為一個獨立工作者,我的工作從吃早餐開始,既稱為工作,遍嘗各家美食、欣賞其中奧妙,就有那麼一回事了。朋友曾問,在那麼多美食中,你覺得什麼最可以代表台南?當時一時回答不出來,畢竟美食各有愛好者,沒有所謂的高低,不過回過頭來,我得補充說:「虱目魚湯是最棒的台南美食,但還得配上一碗香噴噴的肉燥飯才堪稱完美。」
介紹大哥之前,先講講小弟,我出生在彰化,一個「名產」為大佛、肉圓及爌肉飯的小鎮,從小練就一身吃肉燥飯或爌肉飯的功夫,本身也喜歡吃,到了台南之後,還是無法忘情於肉燥飯帶來的單純美味,同時驚人地發現肉燥飯配上虱目魚湯的黃金組合,這次的主角不是豬肉,是人稱國姓魚的虱目魚,這個簡單的搭檔是我一天動力的來源,也是幸福的開始。
發現黃金組合之後,接下來就是找出最佳的廚師了。一個好的廚師可以讓這兩樣平凡無奇的小吃發揮的淋漓盡致,自然也就吸引了無數聞香下馬的老饕了,容我稍微描述一下每次朝聖的情形:戴上安全帽,選定好目的地,悠閒地騎著單車或摩托車前往,快到時,你會發現有人跟你一樣差不多時間抵達、有人正準備離去、前面有人排隊點餐、更多的是坐在位子上享受美食的中老年男子(鮮少會看到女人),短袖、拖鞋、台語口音、黝黑皮膚、桌上一定有肉燥飯(至少一碗),配上一碗魚皮湯或魚肚湯,豆瓣醬加醬油或一小碟薑絲配合著用,吃飯是不大講話的,吃完也不用急著走,休息片刻,看看路上風景,繳錢離去。
不管晴雨、春夏秋冬,幾十年來老店總是同一時間開始營業,接待上禮拜剛來、去年來過、隔壁鄰居、尋美食地圖來的觀光客、從小吃到大的忠實朋友,美食最棒的地方在於直接對決,心服(福)口服(福)。
在我心目中,廣仔虱目魚丸(台南市中西區開山路58號)、福生小食店(台南市海安路一段100號)及開元路魚皮湯(台南市開元路富台新村8號)是最強的中心打線,他們有各自的料理方式,卻有著同樣對美食的堅持與熱情。開山路的廣仔總是安靜地招待每個客人,老主顧每每選定好自己的座位,點好餐、就靜靜地等待美食,每次來都很安靜,久了也就習慣這種安靜不張揚的寧靜;開元路魚皮湯則相對顯得熱鬧許多,前面總是停滿摩托車,前一腳客人剛走,服務生收完碗筷、下一秒位子又有人坐了,這家只供應肉燥飯及簡單的魚湯及丸子湯,每個客人點的基本上都一樣-肉燥飯加魚湯,簡單卻不失美味,那永遠是我去成功大學工作前最重要的補給站。最後則是海安路上的福生小食,跟其他附近知名的牛肉湯、蝦仁飯、香腸魯肉、魚羹等美食比起來,我就偏愛這一家,每次總是點完主菜,都會再來個豆腐、魯丸或燙青菜,這家也是我最常「宴請」朋友的小吃攤之一,隨你點,幸福隨後送上。
天微亮,雞啼個不停,不想動筆了….吃飯去
那…..要選哪一家呢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